首先得說句:「我回來了!」我己有一個月沒有更新我的網誌,連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。其實嘛,這個六月發生了許多事,容我一伴一件說。
我中二時第一次接觸張曉風的散文,讀的是她的名作「地毯的那一端」,我記得老師要我們寫讀後感。我寫是寫了,不過卻不太明白當中的含意,畢竟叫一個十四歲的孩子明白愛情是不可能的。十年後的今天,我重新閱讀這篇文章,忽然明白了許多,並不是我曾有過甚麼天地動容的戀情(事實是我從來沒有戀愛過),而是人長大了,開始了解人情世故。即使如此,我還是覺得非常不可思議,「哪有這樣美滿的愛情?」張曉風文中所說的那種甘苦與共、無私、相敬如賓又互相了解的愛情,實在太完美了。
對於愛情,我是非常悲觀的,悲觀得連我自己也覺得吃驚,硬要分析的話,大概有四個原因:第一、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,總想做到事事完美,不過偏偏感情是不可強求的,有些事不管我怎麼努力,也未必能成功,也未必能贏得別人的愛;第二、我是一個很自我中心的人,不太喜歡與人分享,也很重視私人空間,正因如此,我覺得自己不適合與別人開始一段關係。當然,當我寂寞時,偶然會非常渴望有一個男朋友,不過當低潮過去,我又會覺得一個人的生活着實不壞,如果我真的要跟別人分享生活,就不可以這樣任性了,我也不希望拍拖是為了排解寂寞。
第三、我根本不相信愛情,不過我自己也搞不懂為什麼。我生於一個健全幸福的家庭,父母都是有學養而理性的人,人前人後都十分恩愛,就像是小說中的模範夫妻,按常理來說,我應該對愛情充滿憧憬,可是事實正好相反,我對愛人和被愛都感到十分不安,大概因為我是一個彆忸的人,不相信自己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幸運,在茫茫人海中找到「靈魂的伴侶(soulmate)」。最後是第四個,也是最致命的一個原因:我喜歡的人都不喜歡我。我曾有過心儀的對像(說白點就是暗戀),不過由他們後來交的女朋友看來,我應該不是他們「那杯茶」,大家能想像我披着長髮、穿着可愛的洋裝嗎?(光是說就已很噁心了)
這樣正經八百的在探討自己的愛情觀,真是有點怪怪的(不過我本來就是個怪人),不過經過分析後,我倒是了解為何對張曉風的文章令我如此動容──她的文筆並不華麗,但卻如實反映了她的性格和她對世事的看法,非常坦率、真情流露,這是我未能做到的,如果我也能凡事都向好的方面看,對他人有多一點信心,那我也許會對愛情點期望。
月初連聽了兩場大師的演奏會,一位是年輕的大提琴家李垂誼,一位是經驗老到的鋼琴家Paul Badura-Skoda,一老一嫩,不同的樂器,不同的欣賞方式,不過看他們的表演,我便深深感受到音樂迷人之處。
我不打算評論他們演出的曲目畢竟我不是一個專業的樂評人,胡亂說只會貽笑大方,我想說的是他們對音樂的態度。
Paul Badura-Skoda(保羅.伯杜拿.斯高特)是一位資深的鋼琴家,曾和卡拉楊、Karl Böhm等舉世知名的指揮家合作,這次來港獻技,他選了幾首莫札特的名曲,例如Fantasy in D Minor, K.397、Fantasy in C Minor, K.475、Sonata in C Minor, K.457等,相信不少學鋼琴的朋友也會彈過。可能因為年紀的關係,保羅一出場已給人一種平和的感覺,雖然他步出舞台時有點蹣跚,不過他的手指依然非常靈活,與其說他是一個表演者,不如說他是一個技巧洗練的鋼琴老師,耐心地把他的心得慢慢傳授給觀眾。由於保羅所彈的都是些熱門的曲目,我起初還覺得有點悶,不過卻越聽越有味道,因為他按每一個琴鍵都是如此自信俐落,每到激動處,他更會閉上眼、跟着曲子哼起來,完全沉醉在音樂的世界裡。
保羅和一眾年輕的鋼琴家不同,他彷彿擁有世界的時間,不會急於在演奏時表現自己,不愠不火,恰到好處,在平凡中展現大師的風範。(保羅「安可」了三次,因為觀眾們根本是欲罷不能,掌聲不斷。不過嘛,我覺得保羅是個一入狀況便停不下來的人,況且還有一大群「職貨」的觀眾呢!)
而李垂誼則是一位年輕的大師,我曾經有幸訪問過他兩次(還拿了簽名耶~~),我覺得他真是一個為音樂而生的人,把音樂視為終身職業的他,不停為自己增值,最近我跟他進行了一次越洋訪問,他當時正在荷蘭取經,他說,身為中國人,要在古典音樂界揚名是有很大的壓力,一方面不可以令中國人蒙羞,一方面要力壓其他歐洲音樂家,因此,他每年也會到古典音樂的發源地歐洲開開眼界、和當地的音樂家交流,以吸收他人的長處。
我覺得他這次在香港的演奏會,比去年在澳門那一場更出色,曲目的難度高了,而他的技術也更上一層樓,簡直是厲害極了(尤其是「安可」的部份,功架十足!!!)!完場後,大會堂的大堂被索取簽名的人擠得水洩不通,我花了十分鐘才能由演奏廳走出大堂......
李垂誼其實只比我大幾歲,可是他已成為舉世知名的音樂家了,他現在所想的,是怎樣利用自己的影響力,令更多中國人能接觸古典音樂,而不光是個人的榮譽了。我要以他為榜樣,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。
本來我並不熱衷看《Match Point》,因為我不是活地亞倫的「粉絲」,又覺得他的電影中喋喋不休的場面太多,不夠刺激,不過既然聖莊文化老餅藍和Q極力推薦此片,所以還是去看了。
這次活地亞倫只導不演,但全片仍充滿他的影子,分鏡、配樂、人物對望談話的特寫鏡頭都十分活地亞倫,不過,《迷》比其他活地亞倫的電影乾脆直接,不會像他的前作般囉囉嗦嗦。全片只有一個主題﹣﹣運氣,活地亞倫認為運氣主宰了人的命運,一個人即便努力,沒有運氣也是不會成功的。我覺得《迷》可被歸類為文學作品,活地亞倫以影像代工替了文字,將「運氣」這個非常有趣的題目搬上了大銀幕,如果以前的高中文學課看此片,老師一定要我們分析此片的「社會性」,例如反映了哪些社會現現象、片中角色的出身及背上景如個影響他們的性格和行為等。
其實此片的故事情節很像粵語長片,講述一個出身平凡的愛爾蘭小子跑到倫敦當網球教練,結識了富家女,成為大公司老闆的乘龍快婿,不過他又不爭氣地和妻舅的前女友鬼混,令他隨時可能打回原形。
男主角Jonathan Rhys Meyers演得不過不失而已,他扮演窮小子Chris Wilton,眉宇間經常流露「人窮志不窮」的志氣,有時又有點狡黠,不過最爛的是他的口音,完全不像愛爾蘭人;演他太太Chloe的Emily Mortimer雖然「交足戲」,不過角色發揮不多,而且她的角色太依賴丈夫,經常撒嬌,與現代女性的形象相去甚遠,令人難有共鳴,甚至覺得討厭。Q在看電影時更多次批評Emily Mortimer說話時常皺眉,美感欠奉。
《迷》最矚目的,就是Scarlett Johansson,她扮演風情萬種的美國女孩Nola Rice非常「入形入格」(雖然我覺得樂可以更艷麗些),一出場便叫人叫人著迷,一看便知她是李香琴,專做第三者,不過,隨著劇情的發展,觀眾又發現她原來也是性情中人,對愛情非常執著,Scarlett Johansson的演繹方法恰到好處,令人不其然地同情她。
本來我覺得電影中段有悶場,兩個主角鬼混的劇情太冗長,不過最後二十分鐘卻是真正的高潮所在,實在非常精彩,活地亞倫確是「鬼才」。